市场交易本质上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,而不是自己与别人、自己与市场的较量。
要么来源于情感,要么受制于欲望,无论善恶,人们其实都是靠“愿力”在生活着,
母亲期盼儿子的成长、商人期盼财源的广进、农夫期盼作物的丰收、军人期盼战斗的胜利……
如果说奔腾的江河是趋势的话,那么静谧的湖泊就是形态,老耶曾叮咛“上善若水”,人们常感叹“水往低处流”,
投资大师在告诫“价格沿最小阻力方向运动,它们总是怎么容易就怎么来”,是啊!
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,水总是与外在环境自然地、和谐地共存着,“故几于道”,我们讨论趋势和形态,
就是要力图使自己达到“动善时”、“上善若水”的投资投机境界啊!
炒股高手坦言:教你“笨”方法炒股,很实用,散户务必收藏!
因为资金量少,满仓总是缺钱,这样做,只能说是以成功率取胜,同时,确保你看起来正确的时候比看起来错误的时候赚得多。
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足够的经验才能实现,但成功者很少。
只有资金管理才能让你在这个市场活得足够久,也就是说机会足够多。当你有很多钱的时候,你会一次性进进出出吗?
我觉得在正常情况和市场情况下都不会发生,甚至市场流动性都不够你一次性进出。自然你会在操作中小心翼翼。
别的我不说,我只说我理解基金管理的核心本质:每次进场的资金总量一定要保证万一失误要承担风险,
或者按计划走出去导致的资金变动不能超过你资金支取的正常范围!你可以自己定义这个范围。
可以是2%也可以是5%或者别的,资金管理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操作方法。这也是至关重要的,因为它与方法有关。
三种仓位管理法:
1、漏斗型仓位管理法
初始进场资金量比较小,仓位比较轻,如果行情下跌,后市逐步加仓,进而摊薄成本,加仓比例越来越大。
这种方法,仓位控制呈下方小、上方大的一种形态,很像一个漏斗,所以,可以称为漏斗形的仓位管理方法。
常见的仓位比例有2:3:5或者1:2:3:4。
优点:初始风险比较小,在不爆仓的情况下,漏斗越高,盈利越可观。
缺点:这种方法建立在后市走势和判断一致的前提下,如果方向判断错误,或者方向的走势不能超过总成本价位,将陷于无法获利出局的局面。
在这种仓位管理方式下,越是反向波动,持仓量就越大,承担的风险会越高,当反向波动幅度达到一定程度时,
必然导致全仓持有,而此时,只要方向再向相反方向波动很小的幅度,就会导致爆仓。
2、矩形仓位管理法
初始进场的资金量,占总资金的固定比例,如果行情下跌,以后逐步加仓,降低成本,加仓都遵循这个固定比例,形态像一个矩形,可以称为矩形仓位管理方法。常见的仓位比例有1/3、1/4、1/5。
优点:每次只增加一定比例的仓位,持仓成本逐步抬高,对风险进行平均分摊,平均化管理。
在持仓可以控制,后市方向和判断一致的情况下,会获得丰厚的收益。
缺点:初始阶段,平均成本抬高较快,容易很快陷入被动局面,价格不能越过盈亏平衡点,处于被套局面。
同漏斗形方法一样,越是反向变动,持仓量就越大,当达到一定程度,必然全仓持有,而价格只要向反方向变动少许,就会导致爆仓。
3、金字塔形仓位管理法
初始进场的资金量比较大,后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运行,则不再加仓,如果方向一致,逐步加仓,加仓比例越来越小。
仓位控制呈下方大,上方小的形态,像一个金字塔,所以叫金字塔形的仓位管理方法。常见的仓位比例有5:3:2或者4:3:2:1。
优点:按照报酬率进行仓位控制,胜率越高动用的仓位就越高。利用趋势的持续性来增加仓位。
在趋势中,会获得很高的收益,风险率较低。
缺点:在震荡市中,较难获得收益。初始仓位较重,对于第一次入场的要求比较高。
需要努力达到与市场相感应,天人合一是所追求的境界。有句话“求之于势,不责于人”,很多人在亏钱后怨天尤人是错误的。
记住看清趋势介入,道理就这么简单,我深深地明白:自认为己达巅峰的人绝不是高手,既然已达巅峰,就要走下坡路了。
深谙了生命之无常,股海之变幻,才能对一切事物泰然自若,淡然微笑。
自古圣者皆寂寞,惟有忍者能其贤..媒体的观点一边倒时,你应冷静地站到他们的对立面去。耐心是致胜的关键,信心是成功的保障。
老手多等待,新手多无耐。在股市中,对自己的技巧充满信心的短线最容易走入急功近利的误区。
他们总是以个别有着辉煌历程的前辈为楷模,坚信只要有成功的范例,就值得效仿。
人们通常会记住有谁成为股市英雄,却偏偏忘了有成千上万的大户沦落为散户,而这些失败者的经验教训正是我们所应该引为鉴戒的。
炒股,最好不要定什么目标,脚踏实地才是取胜之道。